近日,常宁市罗桥镇三联村长江堰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现场一片繁忙景象,数台大型挖机正在闸基周边平整土地。
长江堰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项目
长江堰水闸此前被评定为4类水闸,闸体蓄水能力欠佳,闸内水位较低,致使百姓用水困难,周边4075万亩农田的灌溉也无法得到保障。同时,闸体混凝土老化,结构不稳定,存在安全隐患。
罗桥镇紧紧抓住增发国债契机,成功争取到国债资金2206万元,用于解决水利问题。。“首先要修复闸体,不能让危险建筑威胁老百姓人身安全。其次是恢复闸区内供水、灌溉功能,保障用水安全。”长江堰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经理刘凯告诉记者,目前,项目已完成工程投资1300.5万元。
长江堰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项目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此次项目建设与以往不同,项目方高度重视智能设备的投入,这将大幅降低日后项目运营维护成本,提高运行效率。目前,施工队正在进行灌溉闸建设和启闭机安装,下一步将建成智能管理用房。项目竣工后,管理部门可借助各类机电设备和硬件系统,对水闸进行电子监测。同时,水位监测系统投入130万元,能有效减轻人工巡检压力,降低安全风险,该系统目前正在预埋监测点,预计明年1月建成。
小流域蓄水不足问题得到解决,库区泛洪治理也刻不容缓。
梅埠桥水库灌区过去常受洪水侵袭,影响7.2万亩农田及7个镇20余万人口。为保障灌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梅埠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采取有效措施,在库区护坡铺设六棱块贴片和草皮。因为六棱块可抵御洪浪冲击,草皮能吸收降水。
梅埠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
水库管理所所长张永志告诉记者,除了建设高质量御洪设施,项目还特别配备了雨水监测系统和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。相比以往被动防灾,如今管理所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。雨水监测系统可通过网络实时上报库区水量,一旦超过设定库容,工作人员可立即通过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泄洪,两套系统相互配合,预警与操控相结合,使库区智能化管理为水利安全提供更有力保障。
水利安全不仅包括保障供水、治理水害,还涉及水域治理。
洋泉水库位于常宁市西南部,总库容5225万立方米,水域面积宽广,蓄水量大。因此,大水域治理难度较大,需要及时应对自然灾害、人员落水事故、违禁行为等。去年,通过增发国债,水库新增了一批智能化管理系统,为工作带来极大便利。
据洋泉水库管理所副所长李祥和介绍,库区内安装了周界安全防范视频监视系统,沿水库沿线共设置网络智能球机20台、枪机2台、防溺水枪球一体机10台,可实现水域全方位覆盖。“工作人员在总控室监控大屏前,就能对库区各个角度和方位进行监控,有效确保库区安全。”
洋泉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
洋泉水库总控室监控大屏
“常宁市共有国债水利项目17处,涵盖6种项目类型,国债资金到位5.02亿元。”常宁市水利局四级调研员吴小斌告诉记者,施工以来,该市将中小型水库和水闸运行管理需求为导向,以工程信息化现状为基础,引入人工智能、5G等先进技术,有效整合各类信息化系统,实现了水库、水闸工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。
记者:许珂 肖雨欣
摄影:唐朝晖 唐国良